close

客家與閩南 

文‧邱惠鈴

   

 1.jpg

《在這片土地上,我的每個動作,都是尋根》

 

我是一個道地的客家人,當知道甲仙當地有許多民國初年,由北部遷徙至此的客家移民,讓我更是急切的想要走入當地,訪談過程中。不論是在甲仙市區或是附近的村莊,大多是只會講閩南語的客家人後代,不免使我有些失望;直到那天,與一位來自苗栗卓蘭,當初台灣中部大地震之後遷徙自此的阿嬤,從當初六、七歲大的女孩,如今已經七十幾歲的阿嬤,初次見面,我們卻聊的十分開心,似乎是祖孫關係般的融洽。當天,與我同行的三個孩子,事後不斷詢問我們剛才到底講些什麼?這樣一長串的客家對話應當是他們頭一次聽到吧!

 

  兩週的田野調查中〝閩南語〞當然還是基本條件,我這才了解台語的重要性,想到之前每次訪問當地一些老人家時,尤其是碰到只會講台語的阿公與阿嬤,這時,不會說台語的我只能在旁邊思索著對話,能夠聽的懂且詳細記錄他們之間對話,已經是很好的表現了;那天,到五里埔為了得到更多的平埔族資料,我操著一口不輪轉的台語訪問當地的阿公與阿嬤,由於我的台語不輪轉,過程中還請他們的孫子充當翻譯,雖說愛看台語連戲劇的我,但當開口說台語時,的確是個需要克服的矛盾,還被阿嬤指導說:學歷史的人怎麼可以不學台語呢!藉由這樣特殊的口訪經驗,確實更加引發我學習另一方言的動力。

 

  在甲仙這裡我感受到各個族群的存在,可謂民族大熔爐:閩、客、平埔。難人可貴的是,這些族群在此生活並沒有任何隔閡,大家相互學習溝通,幾百年來不間斷,不管是信仰上的認同、語言上的溝通、還是血緣關係上的混合,都一再的表現出族群的相容。看著甲仙這塊大地,看著甲仙的山、甲仙的水,我想,他們都有一種對鄉土意識的存在,所表現的就像是,楠梓仙溪涓涓細流中所訴說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cuteam2010 的頭像
    scuteam2010

    甲仙人境

    scuteam2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